欢迎访问惠州天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
15816378839
联系我们
  • 电话:15816378839
  • 地址:惠州市小金口乌石下黄村789号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电动汽车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2-06-15 16:31:25 信息来源:天盛智能

电动汽车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前景

汽车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但是,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能源消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促使各大汽车公司竞相研制各种新型无污染的的环保车。而电动汽车是以电能为能源,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比较符合研制零污染汽车的理念。因此,电动汽车作为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快速发展。

早在1830年,苏格兰发明家Robert Anderson就成功将电动马达装在一部马车上。后来,1842年并与Thomas Davenport合作,打造出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自此开创了电动车的历史。随着蓄电池技术的进步,很多西方祖国陆续制造出了电动汽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动汽车在欧美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内燃机技术的大幅提高和石油的大规模开采,汽车市场迅速被内燃机车占领,电动汽车则因电池重量大、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和使用时间短以及制造成本高等原因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节能与环保问题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新型高能电池技术的发展,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大大提高、充电时间大大缩短,电动汽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开始步入实用化阶段。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从动力技术上来说,目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比较由二次电池(蓄电池)提供动力;燃料电池汽车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利用燃料和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混合动力汽车则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将内燃机与储能器件通过先进控制系统相结合。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祖国,由于新技术发展的推动和部门对汽车排放越来越苛刻,各大汽车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电动汽车的开发,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为了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关祖国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对电动汽车购买者的优惠政策,对燃油汽车使用者的限制政策,还有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都对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国内电动汽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当时的研究开发都是零散和小规模的,投入也很少。自1980年开始,中国开始掀起电动汽车的研究高潮,电动汽车被祖国列为"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相继开始研究电动汽车,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近几年,中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入发展阶段。2001年9月30日,科技部组织召开了"十五"祖国"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可行性论证会,会议研究通过了电动车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电动汽车专项正式启动,这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专项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其中"三纵"是指燃料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三横"指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2006年《祖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分别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2007年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将电动汽车正式纳入祖国汽车新产品公告管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应用了500多辆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发挥了大规模的示范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电动汽车的法规、标准与管理体系,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9年1月,国务院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提出"三年内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的目标。 2009年2月,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会议,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祖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2010年6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对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五城市私人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比较高补贴金额分别达到5万元和6万元。

随着示范运行的持续深入,企业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显著增强,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为了争取部门的资源和政策倾斜以及"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工程的诱人订单,国内各大汽车厂商争先恐后地组建产业联盟,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奇瑞、比亚迪等都已制定了电动汽车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规划。与此同时,电池、电机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跟进,生产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汽车研发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各大汽车厂商也通过积极投入人力、物力研发电动汽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